主持人:现在进入我们最后两个分享。前面我们看到电商整体的发展,互联网对调研行业,对市场的影响。我觉得真正让互联网,调研行业,人串联起来,是我们把这些技术真正融入到人们日常中产生价值。接下来的分享围绕数据、互联网在不同领域实际的应用,我觉得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首先我们请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总监张鹭,互联网在儿童教育的应用,有请。
张鹭: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广州现代国际在儿童研究方面一些心得、体会,我是现代国际研究总监张鹭。不知道大家在客户应用上,有没有想到我们有非常特殊的人群,就是儿童。我们通过家长来看儿童。
今天我研究的主题《互联网如何让孩子遇到更好的自己》。今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看一下简单的数据,主要谈一下儿童研究方面方法的应用。第三个方面看一下我们在自主研究当中,看一下儿童研究对产品研发带来的启示,我们主要是以儿童娱乐产品做一些介绍。
首先互联网时代,我们16岁或者以下的青少年以及儿童、对互联网使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渗透率是80%,人数超过1亿,那我们所有的在成人当中的渗透率是接近50%,而且不到50%。儿童当中互联网渗透率非常高的。他们对数码产品接触率超过90%。现在对互联网有非常低龄化的趋势。
大家想小朋友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子产品、互联网?我们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在2岁、或者以下。在他们非常小,只要拿的起手机、IPAD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开始玩电子产品、互联网。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们长辈这一代,电子产品是洪水猛兽,不太愿意他们过早的接触,随着70后、80后人群进入生育的高峰期,我们现在的家长他们自己的话就带深深的一些互联网的印记在里面,比如说独生子女,因为这种孤独感,他们更愿意接触互联网社交的产品。无论在生长过程中,或者比较重要的经历当中,互联网对他们整个的生活的改变发生非常多的印记。这个对孩子的态度上有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这个我总结一下,第一个寓教于乐,我们翻译一下什么意思?就是现在的家长给他们孩子非常充分、娱乐的玩耍空间。第二点给其他一个自由,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电子产品的话,一定要取悦我们的用户本身,就是我们自己孩子。第三点我们家长和我们孩子共同成长,有一些东西不仅仅孩子玩,有一些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这种情况的话,在现在的家长、孩子当中普遍的。最后的话,他们对整个互联网的态度非常开放性的,他们认为互联网是非常好的工具。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么一个工具。
那现在在少年儿童生活中,互联网可以称之为全面的渗入,无处不在,围绕儿童生活、娱乐,他们的教育,各个方面我们现在都涌现出大量的产品。
包括一些软性的产品、也会有一些硬件的产品,比如说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包括智能玩具这样的东西。既然围绕孩子、围绕儿童这么多,我们怎么有更大的需求。去占领家长、儿童的心,我们就要做儿童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我这么长的工作时间来看,其实我们对儿童的这一块的研究的确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
接下来想和大家、在座的同行其实说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研究的心得,同时也做一些交流,看一下我们怎么更好的研究这一类特殊的用户。我们这边提出一个方法,就是田野调查,这个词不陌生,人类学、社会学他们做研究的就是田野调查。我们对田野调查定义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研究儿童用田野调查。基本的特征是观察,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林博士也分享了对脑电波人类区域反馈的前沿的。但是对儿童来说,我们用数据化东西反应儿童的东西,这些都是在座的各位研究的难题。我们没有任何的方法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相对来说比较回归最传统调研的方式观察。特别是参与性的观察,我们一定要用到儿童研究当中。比如说小朋友对一些事物态度、我们不仅仅从他们家长反馈,我们要从他自己的视觉,我的一些理解,我的一些态度是什么样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采用调研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对话、沟通,就是一些访问的方式。最终我们目的建一个有效的和孩子的生活、态度有效的沟通途径。
我们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些表达,我们对儿童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怎么理解,我们没有办法让他自己说,你开心不开心,你高兴不高兴,小朋友说出来的东西非常简单,这时候我们只能通过看的方式理解他们。比如说同样的小朋友喜欢叫,对于这种叫声的场景,理解这个叫声的含义,究竟是开心,还是生气。我们怎么理解它的这种情绪,我们需要有一个细致的观察。同样哭,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比如说委屈他会哭,他不满也会哭,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才可以把其他的表现,背后带来的情绪进行一个有效的关联。
我们还想要说明一下,围绕儿童研究有一些特殊的研究特点。第一点对研究目标的全面性,我们做儿童研究,我们研究谁,我们研究孩子、还是研究家长。除了孩子家长之外,我们能不能研究孩子的人群,比如说老师、孩子的朋友、伙伴,这些综合起来是我们做儿童研究比较完整的过程。
所以现代国际在儿童研究这一块,每一次做项目结合家长的意见、态度的意见、孩子的意见做一个结合。
对于家长我们深访、日记两种方式综合的评价来看一下家长对他们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在互联网上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这个举个例子,我们发现某一个家长的话,他们家长对孩子使用互联网上其实是持有非常开放的态度,总结来说让孩子自由的去发展。
接下来的话,在这种状况下,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针对孩子的表现,我们主要是通过观察,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包括他们用手机搜索作业玩游戏、看动画片。总体来说,在这种开放的态度下,孩子行为、容易激发独立性,创造性,这种不是家长让孩子使用互联网的初衷。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孩子确实培养这种特点。
另外是关于精细化,我们把人群界定到25岁到35岁,但是在做儿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儿童的分段进行精细化的处理。后面有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做成长类的教育产品研究中,我们只研究一个年龄段的人,就是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这个对儿童更年期这么一个状况,我们针对这么一个年龄段,我们去做一个全面的研究。
接下来是儿童研究第三个特点,就是连续性,我们不可能在一个片断了解孩子全面的特点。我们需要长时间观察孩子的情况。感谢互联网。刚才很多嘉宾说了,互联网产品、自己记录数据很好的工具。现在很多家长在育儿日记,孩子成长的图片,成长的视频方面都提供非常多的素材。但是我们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去分析孩子的成长的特点呢。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先进的手段,做一些文本的挖掘。
总体来说,我们把步骤分四块,无论是日记啊,还是视频啊,整个都是开放的。我们需要把这开放的资料结构化,其次是进行一个行为的量化。第三点就是这种量化的结果的话,我们希望能与一些结构做一些关联、判断。最后的话,我们会与家长这个态度也去进行一个很好的标注。具体的过程我在这边不展开说明了。
我们儿童研究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是开放性的,我们不希望做太多假设。其次是细致、全面的,我们希望捕捉孩子行为的细节,融入他的场景,理论结合一些实际,用儿童的心理学、家长的一些社会学的背景来去分析他整个的状态。第三点来说就整个儿童研究的全面性,体现在时间的长度上,而体验在我们研究人群的宽度上。
最后简单展示一下我们在儿童研究方面的应用。娱乐产品痛点的挖掘,最后我们做出来寻求用户痛点方面,有最大的两点,一个受不了孩子长时间玩游戏,第二点他们找不到那里合适孩子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有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不会玩,第二个觉得游戏不好玩。这个不会玩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那里,就是这个游戏合适我们5到14岁儿童的,骑士队5岁,或者10岁,或者15岁孩子来说,他们对游戏的需求区别非常大。对5岁的孩子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有操作性的游戏,他们只需要有一些可爱的图片、动画给他们做启蒙方面的教育就可以。对于大龄的孩子,他们需要一些社交、奖励的。综合来说,结合儿童研究,在儿童游戏方面找到很多对于产品研发方面很好的建议。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建议,关于儿童游戏的产品,可以做成多产品的交叉,围绕孩子的成长阶段,去做一个组合、做一个综合的推荐,并且在他的产品的研发当中,可以为下一个阶段做更多的引导。
最后对所有的孩子来说,他们未来更好的自己一定在某一个时间段等着他们。
今天得分享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