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柴静《穹顶之下》的发布已超过30个小时,过亿点击率之下各种声浪仍在不停地席卷、翻腾,不为刷屏、不为学术,只因作为一个社会学学者,此时应该,也必须要说点什么。
老实说柴静此次放大招冒着相当大的风险,首先是冒非专业的风险,这对曾经的资深记者似乎不是问题,但是视频横跨环科、经济、社会、历史和政治多个专业领域,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心态很难拿捏;其次冒被体制内极权抨击的风险,她在台上每一次的踱步其实都在涉水,每一句看似的轻描淡写都可能被大做文章,甚至关联政治;再者,大家都看到了,冒被网络舆论裹挟的风险,揭隐私的、翻旧帐的、编故事的,不要说柴静本人及团队,就连昨晚上力挺的今天都有可能倒戈。
但是她仍然这么惊天动地地发声了,以一个自由人的身分,极其个体化地发声了。通过环境事件发出个体的声音,在历史上、在全球并不鲜见,西方20世纪许多著名的公众参与事件很多都源于环境维权。在忍无可忍的华北天空下,柴静只是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了要发声、要捍卫,哪怕仅仅是出于保护女儿的冲动。她的发声首先想到的是剥洋葱般地呈现,顾不上逻辑、顾不上数据来源是否可靠、顾不上可能会触动多少权威的神经,她就是要表达、要参与、要发声,她想破那个“有义务没权利”的金句。
不能不说这样的个体化发声如果不是来自明星或公众人物,动用再多的经费、依靠再多的人脉,在自媒体时代仍然翻不了几朵浪花。如果不是柴静,还要不要发声,或者说柴静之后,每个被刚刚唤醒的个体要不要发声?这其实由不得制度,也由不得时代,这是潜藏在每个个体里面的那些热血、那些良知、那些公民性。
也许会有人会说只能依靠个体化发声是悲哀的。社会原本就是来自个体,好的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个体服务,个体还有机会发声,还能真心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个体还有他(她)合法化的发声途径,能够体验自治、感受参与的美好,虽不一定足够,但仍心存感激。所有个体化的、真诚的、理性的和持续的发声,聚合起来的公众参与就撬动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