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评估汇报后,李克强对参会的各部门负责人说,“这三厚本材料,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带回去,各自‘对号入座’!”对于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他敦促各部门负责人要抓紧时间专题加以讨论,及时给予反馈,并表示,“决不能光说不干、‘耍嘴皮子’!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不干,一切都谈不上!”
这被称为“以落实促落实”,即以对第三方评估成果的落实,来进一步促进国务院政策的落实。正如李克强总结时所言,采取第三方评估办法,目的在于掌握更真实的“一手材料”,以便抓落实更有针对性。
不是第一次
本届政府组成以来,“第三方机构”已经3次走进国务院常务会会场,阵容也在不断壮大。
2013年9月,国务院曾委托全国工商联,对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的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去年年中的大督查期间,国务院委托4家第三方机构,评估部分重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今年,国务院再次委托7家第三方机构,对部分重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国务院委托了中科院、国研中心、行政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和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单位承担第三方评估工作。”参会的一位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据介绍,往届政府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一般都是由制定政策的政府进行自我督查,由于自查时会认为部门发文就算“落实”了,结果统计出各地对中央政策措施的落实比例普遍较高。
相比于政府系统自身的督查,由权威机构做出的第三方评估显然更为独立,指出问题也更少修饰。8月26日的常务会上,李克强对这三大本评估报告评价称:“没经过地方和部门”,“讲得很实在”、“很真实”。
在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中,中国科协通过20个省的19000余份调查问卷发现,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发布的8个主要政策工具中,“畅通投融资渠道”、“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实施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落实,“离岗创业”、“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等政策工具效能还不够理想。
国研中心所做的“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报告,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在一些地方进展“不理想”。该报告称,这里面既有地方“不作为”的问题,也有不合理政策造成的“路障”。
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中,中科院相关负责人提出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机制有待完善,二是扶贫资金用途分散、约束多,难办大事。
“一个贫困县争取到的扶贫资金居然包括9种专项资金,经费使用时财政管理的刚性结构约束太强。”该负责人说,他建议下放资金项目申报权,加强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弹性。
以评估促落实
总理看重的这三大厚本评估报告,不仅问题分析到位,建议可操作性强,而且极少玩“文字游戏”。
比如,评估报告直言不讳指出,许多政策互相打架、政策工具效果不尽如人意、缺乏“精耕细作”、体制机制严重滞后、不同程度存在“上面踩油门、中间挂空挡、基层不松刹车”等现象。
公共政策评估作为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使决策者对政策效果加以了解,通过不断评价来纠正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离,使政策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提高制定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尤其是,第三方评估更看重实际效果,所以对“落实”情况抠得更严。参会的一位国务院领导直言,第三方机构着重评估政策的实际效果,其结果更加可信,也更值得各部门重视。李克强则称赞这些评估报告,“很实在、很真实”。
“第三方机构在评估中做了大量工作,既展现了宏观整体情况,又做了典型案例剖析。对评估成果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问题,要高度重视。”李克强说。
他强调,决不能让第三方评估报告“束之高阁”。在座的所有部门都要“对号入座”,针对评估中指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向国务院反馈解决方案。
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到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一些好政策没能取得预期效果,有些政府部门还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抱着“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导致政策喊起来容易,落实起来难。如果一些文件成为空头文件,落实不到位,政策效果就没法显现,反而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上述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一些政策涉及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领域,第三方评估恰恰能够弥补政府评估专业性不足的弱点。借助第三方评估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将有助于现代政府的打造。
第三方评估已被总理视为抓政策落实的一柄“利剑”。督查,是落实;审计,是落实;第三方评估,也是落实。李克强对这3份第三方评估报告给予充分肯定,但他同时强调:“关键是这些成果如何变成各部门的行动。”
“我们抓落实就要一抓到底。”李克强说,“国办在这个问题上要跟进督查。”
作者: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