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在行动
昨日,市规划国土委就《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改革的意见》向60余家设计单位和150多名设计项目负责人进行政策解读。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本市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全程引入第三方评估,推行施工图多审合一受到企业“点赞”。
改革全程引入第三方评估
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王玮针对社会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改革,从实施分类管理、精简审批前置条件、推进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完善技术评估环节、构建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工作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简化不动产登记办理程序、提高市政公用服务效率和水平等八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向企业送出八个政策“大礼包”。
根据《意见》规定,新建扩建项目从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开始办理的时间,由原来的109个工作日减少到29—44个工作日,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建设项目管理由“严格审批”向“全过程监管”转变,提高了过程监管的力度。
据介绍,《意见》制定过程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构。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熊英子教授表示,北京通过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节约企业办事成本,切实解决以时间长、手续多、材料多和部门多“一长三多”为代表的企业痛点,为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建设单位“只进一扇门”
以前,一个项目的施工图从审查申报到正式施工,建设单位要跑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报备,多部门的审查往往造成一套施工图需进行重复审查,设计单位也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审查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多次修改,以一个20层的住宅工程(含人防)为例,完成施工图审查和人防、消防审核耗时2个月左右,重复审查和意见矛盾造成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大量时间和成本浪费。
由市规划国土委、市公安局消防局、市民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共同组织了全面推行施工图多审合一的工作改革,将现有的施工图建筑审查、消防审查和人防审查等合并由综合审查机构对建设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等方面进行整体安全性审查,实现“一套标准、一家机构、一次审查、一个结果、多方监督”的改革目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施工图审查不再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要件,审查时限由45个工作日缩短到15个工作日,同时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综合审查机构还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和资历的审查人员,政府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工程建设又好又快推进。
下一步还将逐步推进数字化审图及政府购买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建设单位在审查环节少跑腿,进一步节省企业成本、提高审批效率。
由“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
市规划国土委还将建立北京市设计行业信用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转变管理思路,将信用评价作为行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对于专业服务能力强和水平高的中介机构定期向社会进行推送,对于专业服务能力差或水平低的中介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直至取消服务资格。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市场环境,引导行业单位诚信自律经营。
同时深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招投标改革,在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可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不再强制要求进行设计招投标,进一步精简审批前置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