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在很多场合说过:投资就要投看不懂的项目。
因为这太不符合我们的常识了,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一句玩笑。但你如果真的把它当成耳边风,你可能就失去了更有潜在价值的投资机会。
我们知道创业成功一定是以下三个逻辑一致的结果。
“商业逻辑”是指客观存在的商业机会,它往往超出我们的认知。商业逻辑是不依赖于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它不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我们只能不断去探索,扩大我们对它的认知。
“叙事逻辑”是指创始人表述的,同时也符合投资人认知的“商业机会”。它只是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认为存在,但其实不一定是真实会有的机会。
“执行逻辑”是指创业者的能力(包括资源动员)范围。
交集1,三个逻辑能匹配,创业项目自然能获得成功。
交集2,创始人和投资人都相信这是机会,而且创始人也有能力执行,可惜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误解了天意,或是时机不对,总之是个运气不佳的项目。
交集3,创始人获得了投资人的信任,而且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商业机会,但创始人没有能力完成,这是个创始人误得,投资人被忽悠的项目。
交集4,这事实上是一个商业机会,但这超出了投资人的认知,创始人尽管有能力执行,可惜说服不了投资人,这是一个让创始人觉得怀才不遇,而投资人错失机会的项目。
再深入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交集2和3都是投资人的伤心处之外,交集1落在我们已有的认知范围内,很容易被哄抢,赛道拥挤,投资成本可能会被提高,最后的投资价值实际也许并不高;所以没被广泛认可的交集4,反而可能是更有潜在价值的项目。
我们再回过来来翻译一下袁岳这句“投资就要投看不懂的项目”的意思:更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应该在现在还看不懂的项目中去找。
不过,有些创业者的项目没被我们接受时会觉得委屈,他们会认为自己就是交集4的项目,只是表达方法不够好,所以不被我们理解。
我们的否决究竟是合理判断还是因为认知不够?
简单判别的依据是,如果在我们的认知圆(“叙事逻辑”)内被认为是行不通的项目,那当然就应该属于合理否决;但如果创始人告知我们的逻辑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那就值得我们去思索一下,会不会是落在交集4的项目呢?
所以不带偏见地认真倾听创始人的想法很重要。
事实上与优秀的创始人谈话往往使人兴奋与愉悦,就是因为这些有思想的创业者总能触发我们的思维,从而拓宽我们的认知边界,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不断的学习,不停顿地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这才应该是袁岳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