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欧洲天然气需求
欧洲2011年天然气需求量同比下降了11%,这是欧洲天然气需求量迄今为止的最大按年跌幅。欧洲2011年的天气温和,这种温和的天气减少了家庭取暖所需的天然气的需求量。据气象部门所说,英国2011年的天气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个最暖和的天气。预计欧洲2012年的天然气需求量将增加2.5%,欧洲天然气需求量只有到2016年才能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
二、2012年中东供欧LNG20年来现首降
中东一直是欧洲最大的LNG进口来源。由于自身发电需求增长,中东向欧洲输送LNG的规模出现自20年来首次降低。据国际LNG进口商组织(GIIGNL)统计,卡塔尔、阿曼、也门和阿布扎比四国产量占全球LNG市场供应的40%,2011年出口了本地96%的LNG。彭博社称,预计2012年,上述出口比例将下滑至94%。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卡塔尔、阿曼、也门和阿布扎比(阿联酋)LNG出口量是从1992年开始逐年上升的。
中东LNG出口下滑和本地需求扩张双重作用有可能促使中东转移出口路径,寻求比欧洲更有利可图的市场。日本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2011年3月发生福岛核事故后全国54座核电站全部关停,为满足国内电力需求,日本大量进口LNG,到岸价格也创新高。GIIGNL年度报告称,2011年卡塔尔、阿曼、也门和阿布扎比总共出口了9560万吨LNG,四国总的LNG生产能力是1亿吨。
2012年3月份因供气管道遭人为破坏,也门LNG工厂自当月31日起关停近两个月,减少了100万吨的产量。据测算,100万吨LNG可转化为1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够瑞典使用一年。还有信息显示,卡塔尔和阿曼2012年LNG产量总共会减少500万吨。卡塔尔LNG出口量从1996年开始逐年上升,2011年该国第14座天然气液化装置落成投产,这将是卡塔尔最后一座LNG工厂,卡塔尔不打算再建设新的工厂。阿曼LNG出口规模在2007-2010年间缩小了13%,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上升。美国能源部统计数据显示,中东电力需求近年来猛增,2006-2009年扩大了20%,电力需求增速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5年中东天然气消费将增至4280亿方,2020年增至4700亿方,而2008年这个数值仅为3350亿方。
中东首个LNG进口终端2009年在科威特建成并投入运营,第二年,迪拜的LNG终端也建成投运。据GIIGNL统计,通过上述两套装置,两国进口了370万吨LNG。巴林、阿联酋、约旦、科威特、以色列和黎巴嫩等中东国家也相继宣布要建设LNG接收站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
沙特正在探索用天然气发电,以期减少对石油出口收入的依赖。尽管中东老牌LNG出口国出口量出现下滑,但以色列、伊拉克等出口队伍中出现的新面孔正在奋力增产,弥补缺口。鲍迪・高兹曼认为,以色列方面由于授权美国公司诺贝尔能源开发地中海上的Leviathan和 Tamar两个大型气田(两个气田加起来拥有30万亿立方英尺的储量),到2020年将具备1000万吨/年的LNG出口能力;而伊拉克南部2022年底通过过境土耳其的管道每年能往外出口450万吨的LNG出口能力。
地区局势不稳定也是影响供应原因之一。2011年也门的LNG工厂因输气管道遭人为破坏停产了三次。也门与沙特、阿曼为邻,地处阿拉伯半岛南端。该国南部阿比杨省因恐怖势力基地组织盘踞,常年武装冲突不断。约旦和以色列则因埃及供气管道屡遭破坏而深受气荒之苦。为此以色列国有企业以色列天然气管道公司2011年10月与意大利一家船厂签署协议,计划2012年底建成一座海上LNG接收装置,以规避陆上风险。约旦打算在红海港口亚喀巴造一座LNG接收站,并计划2012年6月前启动招标。
三、美国要向全世界输出天然气
美国几年前设计的LNG进口终端要改造成出口终端。在美国,页岩气大有“一气转乾坤”的架势。页岩气将促使美国成为国际天然气市场上的黑马。俄罗斯这个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也感受到了它的挑战。然而,页岩气开采方法的环保担忧和地质隐患让其发展受到限制。中国正在加大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力度,但是,这条开发之路要怎么走,还需探讨。国际页岩气出产大国的相关最新动态,值得关注。
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正式批准了Cheniere能源公司的LNG出口项目申请,这将是美国40多年来的首个天然气出口项目,受到了西方舆论及业界的高度关注。在可预见的未来,巨大的市场差价足以保证美国出口天然气有利可图,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已完全认可这个计划,它对美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能否起到提振美国经济的作用,尚待时间验证。
总部设在美国休斯顿的Cheniere曾是一家天然气进口公司,但随着美国天然气产量的爆炸式增长,这家公司连年亏损,一度濒临倒闭,如今将主营业务由进口转为出口反而迎来新生。
FERC在项目审批文件中准许Cheniere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并运营一座专门用于出口的天然气处理终端,这座名为Sabine Pass 的LNG出口终端预计耗资100亿美元,Cheniere目前已募集到40亿美元投资。
按照几年前的计划,Sabine Pass将被建成一座天然气进口终端,如今却摇身变为美国首座LNG出口终端。得益于早期的工程建设,SabinePass工厂的很多建设工作,如天然气储气罐、码头和管道均已完成,这将极大加快这座LNG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如果一切顺利该工厂将于年底竣工,预计将于2015年正式出口LNG。
与石油不同,天然气贸易的区域性差别十分明显,目前全球天然气交易可分为三大市场,即北美、欧洲和亚洲,相互间的气价差别非常大,其中北美市场价格最低,与油价挂钩的亚洲市场气价最高,欧洲居中。
得益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大面积应用,美国的非传统天然气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开发,源源不断的新增产量完全逆转了美国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窘境,如今美国的气价已至近10年最低水平,平均每百万英热不足2美元,日本2012年1月从也门进口的天然气价格高达每百万英热20.87美元,相差10倍的价格为美国LNG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利润空间。
尽管距离出口还有几年时间,但Cheniere的客户已在排队了,其中包括英国天然气集团(BG)、西班牙天然气公司(Gas NaturalFenosa)、韩国天然气公司(Kogas)和印度天然气公司(Gail)。这4家公司目前已同Cheniere签署了每年1600万吨的LNG进口合同,而这座工厂的年均生产能力为1800万吨。
在此之前,Cheniere于2011年成功拿到了由美国能源部颁布的出口许可,该许可允许Cheniere在未来20年内向任何不在美国制裁名单上的国家出口LNG,其中包括尚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目前已有18个国家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天然气需求旺盛的韩国,但同为天然气进口大国的日本和西班牙则不是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目前Cheniere是唯一一家获得向非美国自由贸易伙伴国出口LNG资质的公司。
Cheniere项目获批意味着美国LNG出口的黎明已经到来,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公司步其后尘,而美国也将成为继澳大利亚、卡塔尔、也门、印尼之后,全球LNG出口的新基地。除了Cheniere,另有7家美国公司已向政府提交LNG出口申请,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阿帕奇,而Cheniere还在申请建设第二座出口终端。
出口LNG的最佳时机是在2018年之前,因为全球LNG市场总体供应偏紧的趋势在此之前仍将继续,这将保证出口有利可图,而到了2018年,随着澳大利亚新上马的一批大型LNG出口项目投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将得到极大调整。
此外,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目前只有北美地区进入成熟阶段,其他地区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时间推移,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气价差异将逐步缩小,届时美国出口LNG的利润将遭到挤压。
尽管得到了政府批准,但天然气出口在美国仍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不少美国能耗较大的企业担心,一旦政府放开LNG出口限制,与国际接轨的美国气价将随之升高,届时目前美国企业独享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将导致美企在与国际同行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
这一问题已经在美国社会引发了不少的讨论,政府对此也非常关注。美国能源部2012年1月19日也曾在一份报告中肯定了天然气出口将对美国国内气价产生的影响,该报告预计,最早到2018年,美国的气价将因出口上升到每百万英热9美元。有鉴于此,能源部已在向Cheniere发放了LNG出口许可后暂停了所有同类项目的审批。
与此同时,美国的环保团体也反对天然气出口,因为巨大的出口利润将驱使能源公司更加贪婪地开发页岩气,其结果是导致备受争议的“水力压裂法”应用泛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确保研究报告的准确性和质量。《2013-2017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普查:我们对液化天然气(LNG)行业中近百家从业者进行了面访或电话访问,获得最佳一手数据。 2)跟踪研究:为确保实时掌握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动态,我们在此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建立了跟踪研究机制,每个月都通过访问获得液化天然气(LNG)行业的发展动态。3)政府机构数据:我们查询了液化天然气(LNG)行业的重点企业的工商档案、统计局档案、海关进出口数据等等,获得较为权威的信息。4)SOWT分析:应用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等方法,我们分析了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及企业的竞争优劣势以及潜在的威胁及发展机会。5)科学预测:我们采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因子分析、组合分析等方法对液化天然气(LNG)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全的预测。
网站展示的内容有限,如您对此报告感兴趣,我们会为您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详情请直接在线联系我们或者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400-088-5338本文知识产权归中国产业洞察网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